图片
图片
前几天陪我妈去菜市场,她在水果摊前犹豫半天:“苹果太脆,香蕉太凉,吃了总觉得口干得慌……”
转头看见红彤彤的石榴摊,我赶紧让她称俩,才三天她就跟我念叨:“现在早上起来不用总喝温水了,连脸色都透着点粉润,这石榴比啥水果都贴心!”
入秋的石榴,可不是普通水果 —— 老辈人叫它 “天浆果”,说它是秋天的 “天然补剂”。
果肉籽儿全是红通通的,像藏着无数小血珠,吃着甜丝丝的,既能润被秋燥 “烤干” 的津液,又能悄悄补气血,还不寒凉、不滋腻,男女老少都能吃,比苹果、香蕉更合秋天的脾胃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石榴为啥是 “秋果之王”?
好多人吃石榴只知道甜,其实它分甜、酸两种,一个负责 “补”,一个负责 “收”。
甜石榴:补气血
咱平时当水果吃的就是甜石榴,咬一口满是汁水,甜而不腻。
它最擅长 “生津补气血”—— 秋天口干舌燥、说话多了嗓子疼,吃两瓣甜石榴,没一会儿喉咙就清爽了;
气血虚的人(比如蹲久了头晕、脸色蜡黄),每天吃半颗,慢慢就觉得浑身有劲,连嘴唇都不发白了。
维医里有个 “石榴补血糖浆”,就是用甜石榴做主角,专门调轻度贫血、心悸气短的。
我邻居家孩子挑食,脸色蜡黄,医生让每天喝两口,为了避免吸收不了,同时艾灸血海穴。
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血海是脾经气血汇聚之处,具有“化血为气、运化脾血”的作用
血海穴适合温补,可以把单联镂空艾灸罐绑在膝盖上方的血海穴,温温的艾灸一根艾柱的时长,血海是“人体自带的补血穴”,艾灸后能直接增强血液生成能力,减少补血药无效吸收的风险。
俩月后再看,邻居家的孩子脸蛋儿都红扑扑的,比喝补铁剂还顺口。
图片
酸石榴:主收涩
酸石榴比甜石榴酸得多,好多人不爱吃,可它是 “收涩小能手”。
比如总腹泻、大便稀溏的人,用酸石榴煮水喝,喝两天就见效;咳嗽老不好、痰少的人,也能靠它 “敛住肺气”。
近代名医张锡纯就特别喜欢用酸石榴止咳,说它 “能把散出去的肺气收回来,还不伤人”。
它还有个妙处:能 “守住气血”。有的人总觉得累、爱出汗,其实是气血悄悄耗散了,吃点酸石榴,就能帮身体 “把口子扎紧”,不让气血白白跑掉,这就是 “酸甘化阴生血” 的道理,简单说就是 “酸的收、甜的补,搭一起气血更稳”。
图片
二、别扔石榴籽!
好多人吃石榴总把籽吐了,其实这籽儿才是 “宝贝”—— 一棵石榴树的精华,大半藏在籽里。
它温乎乎的,能暖胃又能暖肾,连中成药都把它当主角:
胃寒的人(吃点凉的就胀气、胃疼):可以找 “石榴健胃丸”,里面主要就是石榴籽,吃了能给脾胃 “裹层小棉袄”,冬天吃凉菜也不闹肚子;
肾寒的人(腰凉、手脚冰凉):试试 “石榴日轮丸”,石榴籽能补肾阳,像给肾 “添点炉火”,慢慢就觉得腰不酸、手脚也热了。
平时吃甜石榴,籽儿不用特意吐,嚼碎了咽下去(别太用力,不然有点涩),既能暖脾胃,又能帮着消化,一举两得。
入秋补身体,不用买贵的保健品,菜市场几块钱一个的石榴就够了。我妈吃了一周,口干好了、脸色润了;邻居家孩子吃了俩月,贫血也好转了 —— 这就是秋天的 “天然补剂”,简单、便宜还管用。
你要是也觉得秋燥得慌、气血不足,不妨买俩石榴试试。咬着甜丝丝的果肉,嚼着带点涩的籽儿,不知不觉就把秋燥润了、气血补了,这才是秋天该有的舒服劲儿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